首页

免费私密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29 08:47:46 作者:2025中国国际化工过程安全会议开幕 浏览量:91655

  中新网三明8月30日电 (记者 雷朝良)“三聘佐商汤自古贤名标国史,千秋崇祖庙从今后嗣著乡邦。”8月30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福建线活动采访团来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河龙乡的伊氏家庙。伊氏家庙兴建于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是典型的客家风格建筑。

图为伊氏家庙。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宁化县地处闽西,是“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客家祖地。1933年,中央军委在福建建宁连接江西瑞金之间的宁化县境内设立若干中、小兵站,其中河龙中兵站设立在上伊伊氏家庙。

  “河龙兵站为参战红军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极大地支持了前线的反‘围剿’斗争。”宁化县委党史方志室原主任刘根发介绍,河龙兵站配备有管理及医务人员,并设立红军收容所,主要负责收容沿途落伍的红军伤病员、为前线运输作战物资、接转护送伤病员和部队人员、转送机关文件等任务。

  “一见船山势俨然,果然人语不虚传。”河龙最高峰福建嶂又名“福船山”,是当地有名的景区,摄影爱好者的极佳去处。革命战争时期,由于河龙周边峰峦叠嶂,山高林密,易于隐藏,团匪时常出没,袭扰新生的苏维埃红色政权。为捍卫革命胜利果实,红军独立第七师、宁北游击支队、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等地方革命武装,经常向北游击河龙、水茜、安远等地,对当地团匪给予有力打击。

  1933年5月上旬,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事先得知管背团匪卷土重来,准备偷袭上伊乡(包含今河龙一带)苏维埃政府。5月11日晨,红军新编独立第七师在福建嶂北面山底坳口处预先设伏,与团匪交战持续半小时,打得团匪落花流水。此役,缴获步枪/土枪数支、子弹百余发、军用品甚多、反动文件一大捆、长小四方印各一个,又俘获团匪两名。

  1934年10月上旬,河龙红军兵站官兵奉命行进淮阳区凤凰山(今宁化县淮土镇凤山村)集中,随驻防宁化淮阳区中央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开启伟大的漫漫长征路。

  河龙兵站深藏着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历史记忆。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红军在艰苦岁月中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如今,一代又一代的河龙人民接续奋斗赓续传承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在推动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展现出蓬勃动力。

图为当地村民在贡米小院门口制作贡米糍粑。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眼下,河龙乡村大地稻香弥漫,再过一个月左右,将迎来河龙贡米的丰收时节。河龙贡米色泽洁白、明亮润泽,于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被列为贡米。其米饭软而不粘、有清香味且营养丰富,被誉为“米中珍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中国著名大米版图中重要组成部分。

  “河龙贡米的质量特色与宁化先天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河龙乡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曾仁杰表示,宁化县森林茂密、雨量充沛、植被良好,地理环境条件非常适于河龙贡谷的生长。千年来客家人的精耕细作与代代相传,为河龙贡米的高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为河龙贡米直播带货。中新网记者雷朝良 摄

  于2012年返乡的黄丽云是河龙乡下伊村书记,之前在外地做导游的她经常向游客介绍家乡的河龙贡米。“河龙贡米质优饭香,许多游客都会找我复购。”黄丽云说,随着订购河龙贡米的客户增多,她决定回到家乡经营贡米及其周边产品。目前其个人年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宁化县着力做大河龙贡米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市场、做响品牌,先后成立宁化县河龙贡米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及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填补了河龙贡米高端品种空白;引领公司采取“公司+协会+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新型订单种植发展模式,种植规模由原产地300亩发展到2024年全县的8万亩,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户增收2400-4000万元。

  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河龙贡米从原先的“藏在深山无人知”到端上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国宴餐桌,成为福建省粮食行业的一块“金字招牌”,更成为客家民众奔小康的“致富米”“幸福米”。(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河南省信阳市政协原副主席金平接受审查调查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卤鹅制作技艺、江门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梅州梅县白渡牛肉干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及各种美食也纷纷亮相,吸引不少人驻足品尝,直呼“非遗好玩又好吃”。

国防部:西太论坛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研讨与桌面推演在广州举行

资料显示,西藏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展:624个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边境乡村硬化路通达率分别达97%和87%,建制村用电覆盖率、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96%和96.5%;主要乡镇全部接入大电网,邮政、宽带和4G信号实现“村村通”,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加快建设,边境安居优惠政策有力推进……

(杭州亚运会)三人女篮球员陈明伶:尽全力做到最好 助中国队夺金

吴伟介绍,截至2023年底,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4.58%,人工造林规模连续三年全国第一,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到9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6.4%,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名列第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山西加快形成。特别是太原市全力打造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断流近30年的晋祠难老泉实现复流,昔日“锦绣太原城”和“汾河晚渡”的盛景正在重现。(董语飞)

全球首台管片构件智能拼装机器人研制成功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越南领导人访华赓续传统友谊 推动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

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